听学者李永翘品评“大千世界”

发布时间:2013-10-24 打印 字号:

张大千纪念展开幕上,一位老者衣着朴素,戴着一副黑框眼镜,说话不急不缓,举手投足儒雅大方。他为了本次画展特地从四川成都远道赶来,他就是被绘画界誉为“中国张大千研究首席专家”——李永翘。

李永翘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,四川省张大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,四川张大千纪念馆唯一特聘终身高级顾问,曾在出版《张大千年谱》《张大千画语录》《张大千诗词选注》等著作。

张大千被徐悲鸿先生赞为中国画坛“五百年来第一人”,普通观众应该如何欣赏张大千画作?李永翘仔细观看每幅作品后,打开话匣,为太原观众品评张大千画作。

敦煌壁画 影响重大

“人说‘大千多变,每变必新’。欣赏张大千画作前,首先要了解张大千艺术创作分为三个阶段。”李永翘开门见山,1941年以前是张大千创作生涯早期,人物作品秉承明清画风,人物面部清瘦,身材颀长,色彩古朴。本次展览中,展品《仿钱选仕女图》画作创作于1939年,是张大千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。画作中央一位仕女依树而站,体型单薄,面容平静,凝视地面,服饰颜色单一。

1941年至1943年,张大千赴敦煌苦学壁画三年。1943年至1960年,这是他的创作中期,“受到敦煌壁画的深刻影响,他的画风转为晋唐风格,人物比例匀称,身材丰韵饱满,颜色艳丽华贵,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画风的变化。”李永翘来到画作《南无观世音菩萨》前介绍说,这幅画作创作于1941年,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摹本之一,观音魁梧健美,躯干比例恰当,服饰线条流畅,色彩鲜艳对比鲜明。

1941年至1943年,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县榆林窟共临摹壁画276件,这些临摹作品大部分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,这些壁画不仅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,还有重要的史学科研价值。李永翘说: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敦煌部分壁画出现脱落、龟裂等病害,文物修复专家只能到四川省博物馆根据张大千临摹画作,进行修复。”

泼墨技法 名满全球

1960年至1983年,张大千开创了泼彩、泼墨的绘画技法,名满全球,这段时间也是张大千创作生涯的晚期。“从上世纪50年代起,张大千饱受疾病摧残,视力越来越差,体力大不如前,无法再画复杂的工笔画,这促使了张大千开始探索泼墨、泼彩技法。”李永翘解释。

张大千的泼墨、泼彩绘画,色彩艳丽、画幅巨大是他晚年绘画最突出的特点。泼墨、泼彩是一种中西结合的画法,重点表现影色彩变化,具有很强的现代感。李永翘说,张大千的泼彩颜料全部使用矿物颜料,化学性质稳定,画作色彩几百年不变。“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《庐山图》是张大千最著名的泼彩画作,作品长11米、宽两米,气势磅礴。”李永翘扳着指头举例道。

本次展览中画作《千山尚绿肥》是张大千创作于1979年的画作,长1.26米、宽0.6米。站在画前,崇山峻岭间云雾飘渺,林间屋宇亭桥依稀可见,烟消云散处,峰峦林木细密,青山绿水墨色淋漓。李永翘将眼镜向上托到额头上,脸凑到画作前,睁大眼睛仔细查看:“这幅画作中的颜料,是用珍珠、朱砂、孔雀石等珍贵矿物质制成的,大家现在看到的颜色,与画作刚完成的时候,基本没有变化。”他自信地说。